老了沒用?還是老了才是人生的開始?
轉載自《孝順整合官網》
不久前,小編看到了一則國外的新聞,一位高齡100多歲的奶奶跟著孫子一起去跳傘,奶奶跳傘時沒有一點的害怕,甚至看起來很享受人生。小編不禁想起很多老人家總嚷嚷著自己沒用,覺得不被需要,進而演變成憂鬱症,身體也跟著走下坡。
台灣對於老人照顧方面的概念較多停留在身體上,而老人心理的方面較容易被忽略。許多長輩常因為身體機能走下坡、退休,而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存在的價值,覺得自己老了就「不中用了」,而兒女們往往也因為覺得長輩的身體不如前,而特別去照顧他,使得長輩更加深了他對自己不中用的想法。
其實,要照顧長輩的身體,先要照顧長輩的心情。
讓長輩感受到他還有被需要、還能完成什麼事情,他就不會一直自我否定,認定兒女不需要他了,認定他自己要別人照顧了,而是會想辦法去完成他過去未完成的事情。
記得有一部有點年紀的美國電影「女人香」,內容是在敘述一個長期脾氣古怪、獨自居住在偏房又看不見的老人,認識了一個年輕小夥子,他要這個年輕小夥子帶著他到大城市去完成他想完成的事情,然後自殺。電影的最後小夥子讓他覺得他還可以教導年輕人很多事情,還有被人需要的感覺,於是他打消了自殺的念頭。
小編相信很多老人家心裡都還有許多事尚未完成,例如年輕時夢想要去哪裡玩、想跟以前當兵的朋友一起聊從前、想要嘗試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等等,這些都是兒女們可以去發掘、去引導老人家從事一些心中想從事的事,才不會讓他們對於人生覺得無趣與失落。
前陣子很熱門的一部電影「不老騎士」,就是一群平均年齡81歲的爺爺奶奶,為了夢想與自己的存在意義,而騎車環島的真實故事。老人們其實心中有很多事想要去完成,但常常礙於身體狀況而作罷。而兒女們如果想要讓長輩們活得更健康更開心,那就不只是要照顧他們的身體,而是要從他們的心開始照顧起。
那想幫助長輩找出他們可能有興趣的事物,要從哪幾項著手呢?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喔!
1.過去的興趣與專長:假如過去長輩們本來就有培養興趣,像是插花、茶道、國標舞等等的,都可以鼓勵長輩們去培養這類的興趣喔!
2.過去想從事的職業:假設長輩過去有想從事什麼職業,但卻因為現實而無法完成,可以趁老了有空閒及有錢時去體驗看看。
3.過去的特殊生命經驗:有些老人家可能會想要找過去的好朋友、或是初戀情人等等的人一起回憶過去,這時也可鼓勵老人家出去走走,完成過去未完成的事。
4.嘗試不同的新事物:有時候可以鼓勵長輩去嘗試不同的新事物,沒興趣說不定只是因為沒接觸過,說不定接觸了新事物以後就會開始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有興趣,剛好也可以填補老年空缺。
5.營造「被需要」的感覺:晚輩可以想想看長輩有什麼專長或特點,然後可以辦一些活動或是從生活中,讓老人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經驗,或是讓他們感受到「被需要」的感覺。老人家很容易有心理上的困擾,適時的發現,並讓他們感到活著的價值,才是讓老人家永保健康身體的不二法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