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照顧日記】黃昏症候群
2022.04.11 貼心醫療
投稿人:華子
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狀況,家中罹患失智症的長輩,到了傍晚會情緒高漲、鬧脾氣、躁動、不安、焦慮、注意力不集中。這是失智症長輩容易發生的「黃昏症候群」或稱「日落症候群」。
我家也有這種情形。
我們姊妹發現我媽有這現象時,一開始以為我們下班回家後,媽媽為了吸引我們注意力,才發生的狀況。因為是每晚發生、狀況都很激烈,甚至常有整晚不睡的狀況,這樣姊妹們誤以為醫師開的藥可能不對證。回診時醫師說明這種狀況就是「黃昏症候群」。
所謂的「黃昏症候群」,《維基百科》中解釋:部分老人癡呆症或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其中一種病徵,發病率由一成至三成不等,患者一到日落、傍晚時刻,就開始出現焦躁、躁動、幻覺等多種精神和行為問題。日落症候群的成因至今未明,部分學者推斷因為黃昏時間光線較昏暗,較易產生混亂情況。日落現象似乎更經常發生在阿爾茨海默症的中期階段,患者一般能夠理解這種行為模式的不正常。隨著患者痴呆症的惡化,日落現象似乎會逐漸消失。研究表明,20-45%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出現某種日落症候群病症的情況。
怎樣降低「黃昏症候群」發生及狀態減緩?
(一)看爸媽身體是否真的如同她所說的情形
例如,我媽常產生幻覺,有時會說:貓跑進家裡了…(我家住五樓),然後拿起家中鞋子用力「丟」向那隻不存在的貓….,可想而知,我家很多單腳的鞋!所以一定要了解他是否真的身體不適?還是幻想太嚴重?
(二)注意室內光線
白天時,家中要保持明亮,讓老人家真實感受白天或夜晚的分別,不要總是昏昏暗暗,老人家搞不清楚時,會白天睡太多,晚上自然就精力旺盛。
(三)白天安排散散步等小強度的活動
如同嬰兒一樣,為了讓老人家晚上好入眠,下午陽光不強烈時,帶老人家出去散散步,讓他曬曬暖暖的下午3-5點陽光,也消耗他一些體力,自然晚上就好入眠。不要只是20分鐘就又帶回來,帶去公園散散步、坐一下,小聊一下、欣賞花草….晚上非常好睡。
我老媽就是這樣,每週六日帶去公園小野餐,吃吃水果、賞賞花,1-2小時的遊玩時間,我媽回家超好睡。
不過注意,別讓她太累,不然也是會換亂一陣子。
(四)營造孰悉、開心的環境,協助緩和情緒
我媽很喜歡唱歌,可以播放輕音樂、讓他唱唱卡拉OK,適度放鬆情緒,順便做語言復健,延緩吞嚥困難病程。我們家的狀況是如果那下午讓他唱唱歌,當天晚上還可以小小聊一下,很不錯。另外,儘量在這段時間讓老人家待在固定的環境裡,不要改變他的生活作息或習慣的空間,也不要一驚一咤的驚呼或太激烈的事情,可以降低老人家的混亂情形。
(五)避免長輩攝取刺激性飲料
請盡量避免讓長輩喝到刺激性飲料。主要是有黃昏症候群的長輩,通常是失智症病友,刺激性飲品會讓老人家中樞神經大受刺激,晚上會睡不著,所以能避免盡量避免。
很多老人家年輕時愛喝茶等刺激性飲品,茶、咖啡、巧克力、可樂、能量飲料等,請不要出現在老人家面前喔~!
❤️小提醒:
其實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疾病,我們旁人無法了解大腦在病患身上產生什麼作用,所以如果他傍晚、晚上混亂得很厲害,請不要怪老人家,他沒有錯,只是生病讓他行為較混亂。
如果一陣子晚間都無法入睡,可請醫師開舒緩藥物,幫助入睡。但千萬不要「一藥到底」,一直昏睡會讓老人家退化更快,因此請教醫師舒緩藥物的服用方法,讓老人家能維持日間活力、夜間的休眠,這才是最好的方式。
本篇文章由華子授權分享,非經同意請勿轉載。